English
工作动态
 
   
 
【文物赏析】骨针:穿越时空看文明
时间:2025-01-22 来源:文物保管部 王卓 访问量:94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长河中,骨针,这一看似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的物件,犹如一根细线,穿梭于历史的长廊,将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紧密相连。

  想象一下,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当夕阳洒满广袤的大地,我们的祖先手持精心打磨的骨针,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兽皮之间,将一块块粗糙的材料缝合成温暖的衣物,抵御严寒的侵袭。这些骨针,由原始先民将野兽的骨骼经过无数次的刮磨与雕琢制成,尖锐的针尖仿佛是先民们智慧的火花,照亮了文明的曙光。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骨针的制作技艺更加炉火纯青。它们不仅尖锐无比,针体也更加光滑细腻,尾部精心钻制的针孔,如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微小通道,引领着线绳穿梭于兽皮之间,编织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骨针,成为了先民们缝制衣物、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工具,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天水市博物馆藏大地湾出土骨针

骨针,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二期,秦安大地湾发掘。长4.2cm,直径0.1cm。

骨针,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二期,秦安大地湾发掘。长3.3cm,直径0.1cm。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的骨针大多来源于甘肃省考古所移交,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是远古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骨针大多采用动物骨头磨制而成,通身光滑,造型匀称美观,工艺精巧,针孔细小且规整。大地湾骨针的出土,不仅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大地湾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纺织业,而且为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手工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骨针的原料多取材于兽骨或鸟骨,经过精细的加工和处理,最终成为尖锐且光滑的工具。新石器时代的骨针,形态各异,但大多呈现出细长、微弯的特点。针尖尖锐,尾端有穿孔,便于穿线。骨针的长度和直径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普遍具有制作精细、磨制光滑的特点。其制作过程颇为繁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首先,古人需要选取合适的骨料,然后进行切割、打磨和钻孔等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古人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打磨技艺,还巧妙地运用了石器钻孔技术,使得骨针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完美。这些技艺的掌握,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为后世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骨针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旧石器时代的简单骨针,到新石器时代的精美骨针,再到后来的金属针,骨针的不断演变,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与进步。它们如同时间的见证者,默默记录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每一阶段历程。

 
 
版 权 :天水市博物馆 电 话:0938-8291377 网站浏览量:
咨询投诉电话:0938-8227304 电子邮箱:tssbwg1015@163.com
地 址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邮政编码:741000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61号 备案号:陇ICP备13000760号-1